随着造车新势力的崛起,直营模式已逐渐取代传统的4S店经销模式,成为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主流选择。商超店、体验中心将汽车带入了高频消费场景,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寸土寸金的商场里,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抓住流动性极强的消费者?传统的进销存管理已无法解答这一问题,汽车品牌需要借助客户之声VoC,从零售视角重构人、货、场的交互体验,将流量转化为销量,将看客转化为粉丝。
人的重构:从推销员到产品专家
在直营模式下,销售人员(Product Specialist)的角色发生了质的转变。VoC数据显示,商场里的消费者极其反感过度热情的逼单式推销,他们更倾向于咨询式的交流。品牌需要通过神秘访客、离店调研和对话录音分析,精准捕捉用户对销售人员的反馈。如果VoC显示用户普遍认为销售人员对竞品对比含糊其辞,或者对技术参数解释不清,品牌就应立即调整培训重点,强化产品知识和竞品攻防话术。此外,利用VoC识别用户的沟通偏好至关重要。有些用户喜欢独处看车,有些用户喜欢深度讲解。通过面部表情识别(在合规前提下)或进店初期的简单互动,销售人员应学会快速判断用户类型,提供适配的服务密度。基于客户反馈建立的销售人员评价体系,不再仅仅考核成交率,更要考核服务过程的愉悦度,从而引导销售人员真正成为受用户信赖的产品专家。
货的重构:基于用户关注点的展车策略
在有限的门店内,展示哪款车型、哪种颜色、选装什么配置,直接影响进店率和留存时间。客户之声是制定展车策略的最佳依据。通过分析线上配置器的热度数据、社区内用户对内饰配色的讨论以及到店用户的询问高频词,品牌可以动态调整店内展车的配置。例如,如果VoC监测到某款新推出的内饰颜色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门店应迅速将该配色的车辆摆放在最显眼的橱窗位置,以吸引客流。同时,VoC还能指导展车内的交互设置。如果大量用户反馈搞不懂车机某个功能,那么展车的演示模式就应该默认展示该功能的引导视频,或者在车内放置醒目的操作指引卡。让产品自己会说话,针对用户的兴趣点进行陈列,是提升静态体验转化率的关键。
场的重构:打造沉浸式的品牌生活空间
直营门店不仅是卖场,更是品牌文化的载体。VoC数据能帮助品牌优化门店的空间设计和动线布局。通过分析用户在店内的停留热力图和离店后的体验反馈,品牌可能会发现,虽然展车区人头攒动,但休息洽谈区却无人问津,原因是过于开放导致缺乏隐私感。基于此,品牌可以调整空间布局,增加半封闭式的洽谈间。此外,对于定位家庭用户的品牌,VoC中关于孩子没地方玩、看车不方便带娃的反馈应引起高度重视。在店内开辟儿童游乐区,提供乐高积木或绘画工具,往往能显著延长家庭用户的留店时间,为销售人员争取更多的沟通机会。通过倾听客户对环境、气味、音乐甚至饮品的反馈,不断微调门店细节,品牌可以将直营店打造成一个令用户流连忘返的生活空间,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品牌心智的植入。
发布者:DIA数皆智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act.com/wp/archives/159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