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用户反馈”常常被视为一个烫手的山芋。许多公司害怕听到负面声音,因此只设立了被动的、深藏不露的投诉渠道,只有当用户忍无可忍时,他们的声音才会被听见。这种鸵鸟式的做法,使得企业错失了最宝贵、也最真实的“金矿”——来自一线用户的直接反馈。这些反馈,无论是赞扬、建议还是抱怨,都是帮助企业优化产品、改善服务、发现新机会的最直接、成本最低的途径。关键意见销售(KOS)模式,正是要将这种被动的、以处理问题为目的的反馈管理,转变为一种主动的、以创造价值为目的的“反馈运营”。
被忽视的金矿:用户反馈的价值
在很多企业里,用户反馈被简单地等同于“客户投诉”,并交由专门的售后部门去“处理”。这种定位,从根本上就局限了用户反馈的价值。它让企业只听得见那些极端愤怒的声音,而忽略了更广大的、有着大量宝贵建议的沉默用户群。一个用户可能觉得产品的某个设计不太顺手,但他觉得这个问题还没到需要他专门打电话去投诉的程度,于是他选择了沉默。另一个用户可能发现了一个产品使用的小窍门,能极大地提升效率,但他没有渠道去分享,于是这个宝贵的经验也就此埋没。企业就这样日复一日地,与一座蕴藏着巨大价值的金矿擦肩而过。
KOS用户运营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要重新认识用户反馈的价值。它不再是一个需要去解决的“麻烦”,而是一个需要去主动挖掘的“宝藏”。每一次用户反馈,都是一次与用户进行深度沟通、了解其真实想法的绝佳机会。一句抱怨,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亟待改进的产品缺陷;一句建议,可能指明了下一代产品的研发方向;而一句不经意的表扬,则可能是一个极具说服力的、可以用来对外宣传的真实案例。KOS的工作,就是要将自己变成一位勤劳的“矿工”,去主动地、系统性地开采这座价值连城的金矿。
主动倾听:创造安全的表达渠道
开采用户反馈这座金矿的第一步,是要创造一个能让用户安心开口、畅所欲言的“安全环境”。如果用户觉得他的意见可能会被反驳,或者他的抱怨会引来官方的客套话术,那么他大概率会选择保持沉默。KOS的独特优势,在于他与用户之间已经建立起了非官方的、朋友般的信任关系。因此,由KOS来扮演“倾听者”的角色,其效果远非一个冷冰冰的“意见箱”或者一份官方的调查问卷可比。KOS需要做的,是让“提意见”这个行为,在自己的私域社群里,变得日常化、轻松化和有价值。
一位优秀的KOS,会把寻求反馈的动作,自然地融入到日常的沟通中。他不会生硬地去问“您对我们有什么意见吗?”,而是会用更具体、更场景化的问题来引导。比如,在一款新功能上线后,他会在社群里问:“大家试用我们昨天上线的新功能了吗?用起来感觉顺不顺手,有没有觉得哪里不方便的?” 或者,他会定期发起一些主题讨论,例如“如果让你给我们的产品增加一个功能,你最想要什么?” 这种主动的、营造出“我们真心想听你的想法”的氛围,会极大地鼓励用户说出自己最真实的声音。
信息分拣:有效归类并处理用户反馈
当用户反馈的闸门被打开后,KOS会接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此时,如果不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它们就会变成一堆杂乱无章的“噪音”。因此,KOS的第二项核心工作,就是担当“信息分拣员”的角色,利用SCRM等工具,快速地对每一条反馈进行归类,并匹配上相应的处理流程。这个分拣的过程,保证了每一条有价值的用户声音,都能够被妥善地对待,并流转到正确的地方去。
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反馈分类方法,是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即时可解决的服务问题”,比如用户咨询物流进度、询问操作方法等。对于这类反馈,KOS需要做的,是第一时间亲自响应,快速帮助用户解决眼前的问题,以体现服务的效率和温度。第二类是“需要内部流转的产品建议或流程缺陷”,比如用户提出某项功能不好用,或者认为退换货流程太复杂。KOS需要做的,是真诚地感谢用户,并将这条建议原封不动地、用系统化的方式记录下来,并清晰地标记其来源,然后转达给公司的产品或运营部门。第三类是“正向的表扬与成功案例”,比如用户分享自己使用产品后的良好效果。KOS则需要同样表达感谢,并征询用户是否同意,在未来将他的故事作为案例进行分享。
价值闭环:让用户亲眼看到改变的发生
用户反馈运营的所有环节中,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步,是“价值闭环”。它的意思是,在用户提供了反馈之后,必须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让他清晰地看到,他的那句话,真的起作用了。如果用户的每一次反馈,都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那么无论KOS的倾听姿态多么诚恳,用户的参与热情也会被消耗殆尽。只有当用户亲眼看到改变的发生,他才会真正地相信“这个品牌是在乎我的”,从而建立起牢不可破的信任关系。
“闭环”的动作,完全由KOS来主导执行。举个例子,一位用户上个月向KOS建议,希望产品的某个按钮能做得更大一些。这个月,产品更新实现了这个改动。此时,KOS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立刻找到这位用户,并亲自告诉他:“张哥,您上次提的那个按钮大小的建议,我们产品部在新版本里已经修改了,您现在更新一下看看,是不是顺手多了?特别感谢您的宝贵意见!”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主动告知的动作,它带给用户的心理冲击和满足感是巨大的。它雄辩地证明了,自己不是一个普通的消费者,而是一个能够影响品牌决策的“参与者”。这种被赋能的感觉,是驱动用户成为品牌终身拥护者的最强动力。
发布者:DIA数皆智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act.com/wp/archives/1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