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S人才:打造卓越用户运营团队的选育之道

当企业纷纷认识到关键意见销售(KOS)在用户运营中的巨大价值时,一个比讨论战略和模式更为根本的问题摆在了管理者面前:这样的“人才”从哪里来?KOS模式的成功,最终是靠一个个具体的人去实现的。如果只是简单地要求传统的销售人员都去注册一个社交账号,开始发朋友圈,那么结果大概率会不尽如人意。因为KOS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岗位名称,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模型。它要求从业者既懂销售,又懂内容,既能做服务,又能建社群。这种复合型人才在市场上是稀缺的,无法通过常规的招聘渠道轻易获得。因此,任何企业想要真正享受KOS模式带来的红利,就必须将人才问题提升到战略高度,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KOS“人才引擎”,系统性地解决选拔、培养、激励和保留这四大核心难题。

超越销售:重新定义人才画像

在着手寻找KOS人才之前,管理者首先要清晰地认识到,KOS与传统销售人员在底层思维上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传统销售的核心思维是“狩猎”,他们擅长发现短期内的机会,并以高效的技巧和强大的执行力,快速完成交易的“捕获”。而KOS的核心思维是“农耕”,他们更擅长在一片土地上进行长期的、耐心的耕耘,通过持续地施肥、浇水、除草,最终收获丰硕的、可持续的果实。这两种思维模式并无优劣之分,但其所要求的能力和心性却截然不同。

企业必须为KOS这一“新物种”重新定义人才画像。这张画像所描绘的,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成交高手”,而是一个“关系专家”。他需要具备销售人员对产品的熟悉度和对客户需求的洞察力,需要具备市场人员的内容创作敏感度和活动策划能力,还需要具备客服人员的同理心和耐心。如果企业管理者不能从思维上认识到这种差异,只是简单地将KOS视为“会用社交媒体的销售”,那么在后续的人才选拔和培养上,就必然会走入误区,最终导致整个战略的失败。

璞玉发现:识别KOS内在潜力与特质

由于KOS是一种复合型的新角色,在选拔人才时,我们不能再过度依赖过往的履历,比如看了多少年的销售经验或者取得了多么辉煌的销售业绩。相反,我们应该更关注候选人身上那些难以通过短期培训来获得的深层次“内在特质”。这些特质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优秀KOS的“璞玉”,是比任何经验都更为宝贵的潜力所在。企业要做的,就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玉石匠人,去发现这些未经雕琢的潜力股。

这些核心特质非常具体。首先是强烈的“好奇心”和“同理心”,他必须是真心实意地对用户的处境和问题感兴趣,而不是仅仅将其视为一个需要攻克的订单。其次是发自内心的“分享欲”,他必须乐于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和信息分享给他人,并从中获得乐趣,而不是将其视为一项被迫完成的任务。最后是良好的“沟通力”和“坚韧心”,他既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复杂的观点,也能在长期的关系维护中,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乐观。具备这些特质的人,可能就在你现有的销售、客服甚至技术支持团队中,需要管理者用心去发掘。

KOS人才:打造卓越用户运营团队的选育之道

从潜力到能力:构建全新赋能与培训体系

找到了具有潜力的“璞玉”,接下来的关键工作,就是通过系统性的培训,将其精心雕琢成器。传统的销售培训,其内容大多围绕着产品话术、议价技巧、逼单策略等展开,这些内容对于需要建立长期信任的KOS来说,不仅帮助有限,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企业必须为KOS量身打造一套全新的赋能与培训体系,其核心目标不是教他们如何“成交”,而是教他们如何“连接”。

这套全新的培训体系,应该包含几个核心的实操能力模块。第一是“个人品牌定位”,帮助每一位KOS找到自己独特的风格与专业标签。第二是“内容创作入门”,教授他们如何写出吸引人的文案,如何用手机拍出清晰、真实的短视频。第三是“社群运营基础”,让他们了解如何破冰、如何组织线上活动、如何营造活跃的社群氛围。第四是“工具使用”,主要是SCRM等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的实操,让他们学会如何利用工具来记录用户互动、管理沟通节奏。通过这套组合式的培训,KOS才能真正地将自身的潜力,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

成长土壤:留住顶尖KOS的文化与路径

当企业成功地培养出一批优秀的KOS后,一个更为严峻的挑战便随之而来:如何留住这些已经成为企业核心资产的顶尖人才。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一位成熟的KOS,无疑会成为竞争对手高薪挖角的对象。仅仅依靠高薪酬,是难以建立起人才壁垒的。企业必须为KOS的成长,提供一片肥沃的“文化土壤”,并为他们规划出一条清晰可见的职业发展路径。

在文化上,企业需要给予KOS团队足够的“自主权”和“信任感”,减少不必要的流程审批和短期业绩的过度压迫,允许他们按照用户关系的自然节奏去开展工作。在团队内部,要大力倡导一种“分享共赢”的氛围,鼓励KOS之间相互交流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在职业发展上,企业要打破“销售的唯一出路是做管理”的传统定式,为KOS设计专门的成长通道。例如,可以设立“初级-中级-高级KOS”的专业技术等级,也可以提供横向发展的机会,让优秀的KOS成长为“KOS教练”、“社群运营专家”或“用户运营策略师”等。只有当KOS能在一个受尊重、有成长、看得到未来的环境里工作时,他们才会选择与企业长期同行。

发布者:DIA数皆智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act.com/wp/archives/12066

(0)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

  • 新品策源地:驱动产品上市的用户运营法则

    对任何企业而言,新产品的上市,都像是一场充满不确定性的重要战役。企业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却往往直到产品正式推向市场的那一刻,才能真正知道它是否会被用户所接受。这种如同“开盲盒”一般的高风险模式,是导致许多创新产品最终“叫好不叫座”甚至无人问津的根本原因。究其本质,是产品在研发和推广的过程中,严重脱离了真实的、一线的目标用户。关键意见销售(KOS)及其…

    19分钟前
  • KOS协同:放大品牌声量的用户运营策略

    在企业的市场营销体系中,常常存在着一个普遍的“割裂”现象。市场部门斥巨资策划并执行了声势浩大的品牌活动或广告投放,如同发动了一场猛烈的“空中轰炸”,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的市场关注。然而,处于一线、直接与用户接触的销售或服务团队,却如同信息不畅的“地面部队”,往往对这场“空战”的战略意图和具体内容知之甚少。这种脱节,导致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空中的品牌声量,无法被…

    19分钟前
  • KOS社媒营销:打通线上到线下的用户运营全链路

    在今天的消费环境中,一个典型的购买过程,往往横跨了线上和线下两个场景。用户可能先在社交媒体上被内容吸引,然后在官方网站上研究产品参数,接着到实体门店亲身体验,最终再决定是否购买。然而,对许多用户来说,这段旅程的体验常常是割裂甚至痛苦的。他们在网上咨询的信息,到了门店的销售人员那里却一无所知;他们在门店体验后产生的疑问,回到线上又要求助无门。这种线上与线下信息…

    19分钟前
  • KOS价值核算:衡量用户运营的长期经济回报

    在任何一项商业决策面前,投入与产出的考量都是永恒的核心。当企业管理者在审视关键意见销售(KOS)这一新兴的用户运营模式时,除了关心它能否提升用户体验外,更会追问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个模式,从财务上看,真的划算吗?它需要投入人力、时间和资源去进行长期的关系维护,这些投入最终能换回多大的经济回报?许多人对KOS的理解,还停留在它是一种“慢工出细活”的客户关系艺术…

    20分钟前
  • KOS长效经营:重塑线索到保客的全周期价值

    在许多高价值商品的销售领域,整个业务流程往往被一种短视的“终点思维”所主导。一个潜在客户线索的出现,被视为一次冲刺的开始,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签约;一次成功的交易,被看作是该客户服务的终点;而一次失败的竞单,则意味着这条线索被彻底废弃。这种模式在追求短期业绩报表时或许有效,但它如同一次性的捕鱼,捞完一网便奔赴下一个渔场,不仅浪费了大量有长期潜力的客户资源…

    20分钟前

联系我们

021-3101 1810

邮箱:marketing@diact.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联系邮箱
marketing@diac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