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纷纷认识到关键意见销售(KOS)在用户运营中的巨大价值时,一个比讨论战略和模式更为根本的问题摆在了管理者面前:这样的“人才”从哪里来?KOS模式的成功,最终是靠一个个具体的人去实现的。如果只是简单地要求传统的销售人员都去注册一个社交账号,开始发朋友圈,那么结果大概率会不尽如人意。因为KOS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岗位名称,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模型。它要求从业者既懂销售,又懂内容,既能做服务,又能建社群。这种复合型人才在市场上是稀缺的,无法通过常规的招聘渠道轻易获得。因此,任何企业想要真正享受KOS模式带来的红利,就必须将人才问题提升到战略高度,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KOS“人才引擎”,系统性地解决选拔、培养、激励和保留这四大核心难题。
超越销售:重新定义人才画像
在着手寻找KOS人才之前,管理者首先要清晰地认识到,KOS与传统销售人员在底层思维上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传统销售的核心思维是“狩猎”,他们擅长发现短期内的机会,并以高效的技巧和强大的执行力,快速完成交易的“捕获”。而KOS的核心思维是“农耕”,他们更擅长在一片土地上进行长期的、耐心的耕耘,通过持续地施肥、浇水、除草,最终收获丰硕的、可持续的果实。这两种思维模式并无优劣之分,但其所要求的能力和心性却截然不同。
企业必须为KOS这一“新物种”重新定义人才画像。这张画像所描绘的,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成交高手”,而是一个“关系专家”。他需要具备销售人员对产品的熟悉度和对客户需求的洞察力,需要具备市场人员的内容创作敏感度和活动策划能力,还需要具备客服人员的同理心和耐心。如果企业管理者不能从思维上认识到这种差异,只是简单地将KOS视为“会用社交媒体的销售”,那么在后续的人才选拔和培养上,就必然会走入误区,最终导致整个战略的失败。
璞玉发现:识别KOS内在潜力与特质
由于KOS是一种复合型的新角色,在选拔人才时,我们不能再过度依赖过往的履历,比如看了多少年的销售经验或者取得了多么辉煌的销售业绩。相反,我们应该更关注候选人身上那些难以通过短期培训来获得的深层次“内在特质”。这些特质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优秀KOS的“璞玉”,是比任何经验都更为宝贵的潜力所在。企业要做的,就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玉石匠人,去发现这些未经雕琢的潜力股。
这些核心特质非常具体。首先是强烈的“好奇心”和“同理心”,他必须是真心实意地对用户的处境和问题感兴趣,而不是仅仅将其视为一个需要攻克的订单。其次是发自内心的“分享欲”,他必须乐于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和信息分享给他人,并从中获得乐趣,而不是将其视为一项被迫完成的任务。最后是良好的“沟通力”和“坚韧心”,他既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复杂的观点,也能在长期的关系维护中,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乐观。具备这些特质的人,可能就在你现有的销售、客服甚至技术支持团队中,需要管理者用心去发掘。
从潜力到能力:构建全新赋能与培训体系
找到了具有潜力的“璞玉”,接下来的关键工作,就是通过系统性的培训,将其精心雕琢成器。传统的销售培训,其内容大多围绕着产品话术、议价技巧、逼单策略等展开,这些内容对于需要建立长期信任的KOS来说,不仅帮助有限,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企业必须为KOS量身打造一套全新的赋能与培训体系,其核心目标不是教他们如何“成交”,而是教他们如何“连接”。
这套全新的培训体系,应该包含几个核心的实操能力模块。第一是“个人品牌定位”,帮助每一位KOS找到自己独特的风格与专业标签。第二是“内容创作入门”,教授他们如何写出吸引人的文案,如何用手机拍出清晰、真实的短视频。第三是“社群运营基础”,让他们了解如何破冰、如何组织线上活动、如何营造活跃的社群氛围。第四是“工具使用”,主要是SCRM等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的实操,让他们学会如何利用工具来记录用户互动、管理沟通节奏。通过这套组合式的培训,KOS才能真正地将自身的潜力,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
成长土壤:留住顶尖KOS的文化与路径
当企业成功地培养出一批优秀的KOS后,一个更为严峻的挑战便随之而来:如何留住这些已经成为企业核心资产的顶尖人才。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一位成熟的KOS,无疑会成为竞争对手高薪挖角的对象。仅仅依靠高薪酬,是难以建立起人才壁垒的。企业必须为KOS的成长,提供一片肥沃的“文化土壤”,并为他们规划出一条清晰可见的职业发展路径。
在文化上,企业需要给予KOS团队足够的“自主权”和“信任感”,减少不必要的流程审批和短期业绩的过度压迫,允许他们按照用户关系的自然节奏去开展工作。在团队内部,要大力倡导一种“分享共赢”的氛围,鼓励KOS之间相互交流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在职业发展上,企业要打破“销售的唯一出路是做管理”的传统定式,为KOS设计专门的成长通道。例如,可以设立“初级-中级-高级KOS”的专业技术等级,也可以提供横向发展的机会,让优秀的KOS成长为“KOS教练”、“社群运营专家”或“用户运营策略师”等。只有当KOS能在一个受尊重、有成长、看得到未来的环境里工作时,他们才会选择与企业长期同行。
发布者:DIA数皆智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act.com/wp/archives/1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