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业的决策质量,从根本上取决于其所依赖的商业洞察的质量。而商业洞察本身,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和深度:最基础的,是看清“发生了什么”;进一步,是理解“为什么会发生”;更深入的,是预判“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而最高层次的,则是明确“我们应该做什么”。一个系统化的VoC客户之声解决方案,其强大之处,正在于它能够构建一个贯穿这四个层次的、完整的洞察体系。它不仅仅是一个收集信息的工具,更是一个能够陪伴企业从看清眼前的现实,到规划未来最优路径的决策支持系统。
提供描述性洞察,还原市场全景
所有商业分析的起点,都是对“现状”的准确描述。在缺乏有效工具的情况下,企业对市场现状的认知,往往是模糊、片面且滞后的。管理者看到的,可能是一份份只包含数字和图表的内部销售报表,或是一些小范围抽样调查的结论性陈述。这些信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实,但却像是一张缺乏细节的黑白照片,无法呈现出市场的真实肌理和温度。它们能够告诉决策者“销量下滑了”,却无法生动地描述出,在销量下滑的背后,用户群体中,正弥漫着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大家正在热烈地讨论着哪些话题,又有哪些新的意见领袖,正在影响着公众的看法。
客户之声体系所提供的第一层价值,就是“描述性洞察”,它致力于为企业,绘制一幅关于当前市场的、高分辨率的“彩色全景图”。它系统性地回答“正在发生什么”这个问题。通过对全渠道用户声音的持续捕捉,系统能够清晰地、客观地,向企业呈现出当前市场对话的完整图景。这幅图景包含了:当前与品牌、产品、竞品相关的核心热议话题是什么;围绕这些话题,公众的主流情绪是积极、消极还是中立;这些声音主要集中在哪些平台和渠道;以及,有哪些具体的观点,正在被广泛地传播和讨论。这种描述性洞察,是所有后续深入分析的基础,它确保了企业在进行任何判断和决策之前,都对身处的真实环境,有一个全面、客观、无偏见的认知。
提供诊断性洞察,探明事件原委
当企业通过描述性洞察,发现了一个现象,例如,“过去一周,关于某款车型的负面声量,突然异常增高了百分之三十”,接踵而至的,必然是一个更关键的问题:“为什么?”。如果无法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企业就无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在传统的分析模式下,对“为什么”的探寻,常常会演变成一场充满猜测和主观判断的“内部研讨会”。市场部可能会认为是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产品部可能会觉得是用户操作不当,客服部则可能归咎于某个新员工的培训不到位。这种缺乏依据的“诊断”,很容易导致错误的结论,并催生出无效的行动。
客户之声体系所提供的第二层价值,就是“诊断性洞察”,它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一套探明事件背后真实原因的“侦探工具”。当一个异常的数据波动被发现后,分析人员可以利用平台,进行层层下钻和关联分析。系统能够将负面声量的增长曲线,与同一时间段内发生的所有内外部事件,进行时间上的对齐,从而发现其是否与某次软件更新、某项政策发布或某次公关事件高度相关。分析人员还可以对这些增多的负面声音,进行用户画像和内容的深度分析,从而判断出,这些抱怨是集中于某个特定的用户群体,还是普遍发生;是围绕着某个具体的功能缺陷,还是指向一种更广泛的服务体验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事件的“病因”,被精准地定位,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提供预测性洞察,预见趋势走向
能够清晰地描述现状,并准确地诊断已经发生的问题,这代表着一个企业,具备了优秀的“当下”应对能力。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仅仅做到“反应快”,是不足以确保长期领先的。真正的战略优势,来自于对未来的“预见”能力。传统的市场预测,大多依赖于对历史数据的延伸,或是对少数行业专家的访谈,这些方法,在面对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非连续性变化的市场时,其准确性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企业需要一种新的能力,能够从当前看似平静的市场表象之下,识别出那些预示着未来风暴或机遇的“早期信号”。
客户之声体系所提供的第三层价值,正是这种“预测性洞察”。它致力于成为企业观测未来的“天气雷达”。由于系统能够对海量、长期的用户对话数据,进行持续的追踪和分析,它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一些“弱信号”的演变趋势。所谓“弱信号”,是指那些在当下声量虽小,但其增长速度、扩散范围或影响力,却呈现出异常强劲势头的新兴话题。例如,系统可能会发现,在某个先锋用户群体中,关于“产品可持续性”和“环保包装”的讨论,在过去半年里,正以一种远超大盘的速率增长。这个信号,就可能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环保”将可能从一个边缘的、小众的关注点,演变成为影响主流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这种基于用户原生对话的趋势发现,能够为企业的长期战略和产品规划,提供极具价值的前瞻性输入。
提供指导性洞察,规划最优路径
当企业已经能够看清现状、诊断过往、并对未来有了一定的预判之后,所有的信息和分析,最终都要指向一个终极问题:“那么,我们现在最应该做什么?”。即便洞察本身再深刻,如果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的、可执行的、且被证明是相对最优的行动方案,那么这些洞察的价值,就未能完全地释放。在面对一个复杂的商业问题时,企业常常会面临多种可能的行动选项,如何从这些选项中,做出最明智的选择,是决策者最核心的工作,也最需要得到高质量的信息支持。
客户之声体系的最高层价值,是“指导性洞察”,它致力于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回答“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这一层洞察,是前三层洞察的综合应用。例如,当系统通过“诊断性洞察”,发现大量用户抱怨的根本原因,是某个设计不佳的功能(问题所在);同时,又通过“预测性洞察”,发现市场上的一个新兴技术趋势,恰好能够完美地解决这类问题(未来方向)。那么,系统就能够综合这两方面的信息,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指导性”建议:企业应立刻将研发资源,投入到运用这项新技术,去改造那个备受抱怨的旧功能上。因为这项行动,不仅能够解决一个当下的、真实的用户痛点,同时也符合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是一项兼具了“当下收益”和“长期价值”的高回报率投资。通过这种方式,客户之声将洞察,与具体的商业决策和行动方案,进行了深度的绑定。
发布者:DIA数皆智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act.com/wp/archives/14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