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品牌最终呈现在用户面前的形象,并不仅仅由其产品本身的品质所决定,更深刻地,是由用户在购买和接受服务的每一个接触点上的体验所共同塑造。对于许多企业而言,这些至关重要的“体验末端”,例如遍布各地的经销商、加盟零售门店或是第三方电商平台,往往并非由品牌直接运营。这种模式在带来市场扩张便利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管理挑战:如何确保品牌所倡导的理念和标准,能够在这些“最后一公里”的环节中,被不折不扣地传递给最终用户?客户之声(VoC)解决方案,为此提供了一套有效的“穿透式”管理工具。它通过直接倾听用户对于不同渠道的真实反馈,帮助品牌方获得对整个服务网络末端真实状况的清晰洞察,从而赋能并协同其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和维护一个统一、优质的品牌体验。
透视品牌体验的“最后一公里”
品牌总部与最终用户之间,往往隔着一个由众多渠道合作伙伴构成的广阔网络。汽车品牌方精心设计了一款性能卓越的汽车,但用户最终的购买体验,却是由当地4S店的一位销售顾问所塑造的。一个零售品牌打造了一件品质精良的服装,但用户收货时的心情,却可能被一个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配送服务所影响。这些发生在“最后一公里”的、由合作伙伴所主导的互动,对用户的品牌感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它们对于品牌总部来说,常常是一个难以直接观测和管理的“黑箱”。传统的巡店、暗访或销售数据排名等管理方式,往往存在着主观性强、覆盖面窄或视角单一的局限,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渠道的真实服务水平。
客户之声解决方案,则像为品牌方开启了无数个直达用户体验现场的“远程摄像头”。它通过系统性地捕捉和分析用户在各类公开平台上,针对具体某个经销商、某个门店、某个电商渠道的评价和讨论,将这个“黑箱”彻底打开。用户在地图应用上对一家4S店服务态度的点评,在本地生活网站上对一家加盟店环境卫生的抱怨,或是在社交媒体上对某个电商平台发货速度的吐槽,所有这些碎片化的信息,都被系统性地汇集起来。这使得品牌方能够第一次跨越地理和层级的阻隔,直接地、无过滤地看到,自己的品牌在每一个具体的“最后一公里”触点上,究竟是以怎样的一副面貌在与用户相见。
建立公平客观的渠道表现标尺
在掌握了对渠道末端的清晰洞察之后,下一步便是如何对这些渠道的表现,进行科学、公平的评估。单纯依赖销售额或利润贡献来评价一个渠道伙伴的优劣,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短期销售业绩突出的经销商,可能因为其服务过程中的某些不规范行为,正在长期地、悄无声息地损害着品牌的整体声誉。客户之声通过将用户的真实反馈进行量化和结构化,为品牌方建立起一套全新的、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客观公正的渠道表现评价标尺。系统可以为每一个独立的渠道单元,例如每一家经销商门店,都生成一份专属的用户口碑健康度报告。
这份报告,能够多维度地呈现该渠道在用户心目中的真实表现。例如,它可以清晰地展示出,该门店在“销售沟通专业性”、“服务流程透明度”、“维修保养效率”、“客户关怀主动性”等多个细分维度上的用户情绪得分。通过将所有渠道单元的这些指标进行横向对比,品牌方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合作伙伴是真正践行了品牌服务理念的“模范生”,哪些则是在某些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的“偏科生”。这种基于海量用户真实评价的、数据驱动的“排行榜”,其客观性和公正性,远非传统的内部考评所能比拟,它为品牌方进行渠道网络的优化、激励和汰换,提供了最坚实的事实依据。
发现并推广一线的最优实践
对渠道伙伴进行评价和排序,其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进行惩罚,更重要的,是为了发现那些隐藏在一线的、可被复制和推广的“最优实践”。在用户口碑表现名列前茅的那些“模范”渠道身上,一定存在着某些独特的、超越了品牌方标准化流程的、能够深度打动用户的服务亮点。客户之声分析,能够通过对这些优秀渠道所获得的正面评价内容进行深度挖掘,精准地识别出这些“最优实践”的具体形态。用户的赞美之词,会清晰地告诉品牌方,那家最受欢迎的汽车经销商,其过人之处,可能在于他们为等候保养的车主所提供的一份出乎意料的精致午餐。
这些来自于一线实践的、被市场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金点子”,是品牌方最宝贵的财富。品牌总部可以将这些从用户声音中提炼出来的最优实践,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提炼,并将其转化为可供整个渠道网络学习和借鉴的标准化流程或培训案例。例如,将那家优秀经销商的“午餐服务”细节,作为一项标杆案例,分享给全国所有的合作伙伴,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效仿。通过这种自下而上的、源于一线智慧的持续赋能,品牌方能够将个别渠道伙伴的“长板”,逐步“嫁接”到整个网络的体系中去,从而实现整个服务网络体验水平的、螺旋式的、整体性的提升。
从管理控制到协同共赢的伙伴关系
传统上,品牌方与渠道伙伴之间的关系,常常是一种单向的、以“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为核心的模式。品牌方制定标准,渠道方负责执行,双方的沟通,也多围绕着任务的下达和业绩的考核展开。客户之声体系的引入,则为双方构建一种更平等、更具建设性的“协同共赢”伙伴关系,提供了可能。品牌方可以不再仅仅是渠道的“监工”,更可以成为他们的“赋能者”和“顾问”。品牌方可以将针对某个具体渠道的用户声音洞察,作为一份有价值的情报,定期地与该渠道的管理者进行分享。
当一位经销商的负责人,能够从品牌方提供的报告中,清晰地看到本地用户对自己的门店和周边几家核心竞品门店的详细口碑对比时,这份报告对他来说,就不再是冷冰冰的“考核”,而是能够直接帮助他改善自身经营的、宝贵的“市场情报”。品牌方可以基于这些洞察,与渠道伙伴一起,共同分析问题的根源,并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当双方的沟通,都围绕着“如何共同解决被用户所指出的具体问题”这一共同目标展开时,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合作的深度,将会达到全新的高度。这种基于用户声音的、透明而开放的协同,最终将形成一个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用户满意度、渠道盈利能力和品牌整体价值的同步增长。
发布者:DIA数皆智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act.com/wp/archives/13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