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群运营的实践中,管理者常常会陷入一个“活跃度”的误区。他们将目光过度聚焦于社群里那少数几位频繁发言、积极互动的“活跃分子”,并以此来判断一个社群的健康状况。然而,这往往只看到了冰山的一角。在任何一个健康的社群里,都存在着大量的“沉默大多数”,他们默默地阅读每一条信息,却很少或从未发言。如果将这部分用户简单地定义为“不活跃”或“无价值”的,那将是用户运营中最大的资源浪费。事实上,这部分“潜水用户”同样是品牌信息的重要接收者和潜在购买者。关键意见销售(KOS)作为社群的核心运营者,其更高阶的运营艺术,不在于如何与活跃者互动,而在于如何理解、尊重并巧妙地“唤醒”这些沉默的大多数,将他们从潜在的旁观者,转化为品牌真正的支持者。
社群运营的“冰山”错觉
一个几百人的用户社群,通常是什么样的景象?当KOS或者管理员在群里发布一个话题后,往往是固定的那几位老面孔在第一时间出来响应,他们热烈地讨论,相互点赞。整个社群看起来似乎其乐融融,充满了互动。许多运营者会因此感到满意,并将后续的工作重心,也持续地投入到维护这几位活跃分子的关系上。他们会频繁地与这些人私聊,会优先为他们提供服务,甚至将他们树立为社群的标杆。这种做法,看起来似乎是高效的,因为它能立刻得到正向的反馈。
然而,这种运营思路,其实是犯了一个“选择性忽视”的错误。这些占总人数可能不到百分之十的活跃分子,仅仅是社群这座巨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那一角。而在水面之下,是数量庞大、深不可测的“沉默大多数”。他们因为种种原因——可能因为性格内向、工作繁忙,或者仅仅是习惯于先观察——而选择了不发言。如果运营者只服务于水面上的那一部分,就等同于主动放弃了水面下那更广阔的、蕴藏着巨大潜力的用户群体。一个健康的社群,它的价值绝不仅仅体现在少数人的高谈阔论中,更体现在多数人的持续关注与默默认可上。
重新理解“潜水”的用户行为
要做好沉默用户的运营,KOS首先需要从根本上,重新理解“潜水”这一行为。潜水,不等于不关心,不发言,不等于不认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许多用户加入社群的核心目的,是将其作为一个高效、可信赖的信息获取渠道,而不是一个需要耗费精力去进行社交的场所。他们虽然没有公开发言,但他们可能认真阅读了KOS发布的每一篇干货文章,仔细观看了KOS的每一次产品演示。他们的每一次“已读”,都是一次有效的品牌信息触达;他们的持续留存,本身就是对这个社群价值的一种投票。
因此,KOS在运营社群时,其心态需要做出调整。他发布的每一条有价值的内容,不仅是说给那几位活跃分子听的,更是说给背后成百上千位沉默的眼睛看的。即使一条内容发布后,群里没有任何人回复,KOS也应该坚信,这条信息已经被许多人接收和消化,并在他们心中产生了影响。所以,持续地、稳定地在社群中输出高质量、专业、有用的内容,是服务沉默大多数的基础和前提。这是对他们“只看不说”的参与方式的最好尊重,也是在他们心中,默默建立专业信任感的唯一途径。
“微互动”设计创造无压力参与机会
在尊重沉默的同时,一位优秀的KOS,也会巧妙地为这些潜水用户,创造一些能够轻松“浮出水面”换口气的机会。关键在于,这些机会必须是“无压力”的,它不需要用户去绞尽脑汁地组织语言,也不需要用户承担任何表达观点后可能产生的社交风险。这种方式,我们称之为“微互动”。它的目的,是让用户用最低的成本,完成一次公开的表态,从而打破自己“从未在群里说过话”的心理障碍。
设计这类“微互动”有许多具体的方法。比如,KOS可以在群里发起一个投票活动,用几个清晰的选项,来替代开放性的提问。用户只需轻轻一点,就能完成一次意见的表达。再比如,KOS可以发布一张有趣或有料的图片,然后引导用户“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请回复1”、“如果你觉得这个功能很棒,请点个赞”。这些简单的指令,极大地降低了用户参与的门槛。当一个长期潜水的用户,勇敢地发出了第一个“1”或者点下了第一个“赞”之后,他在这个社群里的心理状态,就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为后续更深度的互动,埋下了伏笔。
一对一沟通精准激活
对于那些KOS重点关注的、具有高价值潜力的“沉默用户”,仅仅等待他们在公开场合进行微互动是不够的。最高效的“唤醒”方式,是将沟通的场景,从喧闹的公开社群,转移到私密的一对一聊天中。在私聊的环境下,用户没有了在众人面前发言的压力,会更愿意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而发起私聊的时机和方式,则非常考验KOS的精细化运营能力。
一位专业的KOS,会借助SCRM等工具,来观察沉默用户的“隐性行为”。比如,系统数据显示,某位用户虽然从未发言,但他却点击了KOS分享的每一篇关于某个特定主题的文章。这个数据,就是一个极其宝贵的沟通“切入点”。KOS可以据此发起一次精准的私聊:“李总您好,我是社群的顾问小王。我注意到您最近好像对我们关于某某技术的内容特别关注。我手上正好有一份更详细的内部资料,不知道您是否感兴趣?想借这个机会,也听听您对这个技术的看法。” 这种基于数据洞察的、体贴的、有价值的私聊,往往能一举打破僵局,让一位长期沉默的用户,感受到自己被精准地理解和重视,从而成功地将其激活为一位可深度沟通的、高价值的客户。
发布者:DIA数皆智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act.com/wp/archives/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