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私域】
定义:品牌拥有进入用户领域的机会,可通过可重复、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方式进行触达。
关键词1:品牌
这意味着品牌拥有自身的用户资产,而非暂时从平台“借用”的短暂时期。
关键词2:重复
市场营销界一致认为,为了让用户记住品牌,至少需要进行7次的重复触达,才能确保用户形成稳定的记忆,从而记住品牌,并有可能产生购买行为。
在公域进行品牌营销,让用户记住,需要克服两个关键问题:
①每次触达用户都伴随着相应的成本,多次触达将导致高额的成本;
②在公域的分批次触达,很可能触达的用户并不是完全重合的,甚至可能是完全不重合的(单个用户被触达7次)。
因此,在公域进行品牌营销,优势在于辐射面广泛,但缺点是有效触达率低。
2.【社群】
定义:通过某种纽带将群体成员联系在一起,使成员共同拥有目标,并保持持续的相互交往,群体成员具备共同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关键词1:纽带
这种纽带可能是兴趣爱好,例如街舞、读书、跑步等,以此为纽带将用户聚拢在一起;
关键词2:共同目标
这涉及到社群存在的意义,特别是对群成员的意义。例如,街舞群可能旨在提升水平,读书群可能是为了相互交流,跑步群可能是为了相互勉励等,只有成员认识到社群的价值,才愿意加入、留存并活跃于社群。
关键词3:持续交往
社群成员之间不断形成连接,形成数量逐渐增多的关系数,编织成一个复杂而又紧密的关系网。这样,社群的价值和意义就会更加凸显,社群的存在状态(活跃、留存)就会更加稳固。
关键词4:共同的意识和规范
第一层:社群的正常运行需要群成员共同维护基本群规,保持社群的良好形象,不能让社群变成广告群、砍一刀群等;
第二层:展现出该群体具备的价值观或价值倾向,例如乐于分享、教学相长、开拓进取等。群体因为这种共同意识,使得社群的价值不断提升,群成员也不断收获成长和提升。二、演变
二、演变
1.【社群】演变
①在PC互联网时代,社区是一个更为常见的词汇,比如早期的贴吧和论坛等,人们聚集在某个平台的社区中进行交流。这种交流往往是异步的,就像每天不定时刷论坛一样,类似于现在刷朋友圈。
②随后,像QQ这样的PC端即时聊天软件出现,即时聊天逐渐成为主流。虽然功能手机也开始有这样的应用,但由于能够畅享即时沟通的用户寥寥无几,社群的数量相对较少。
③随着3G、4G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流量资费和手机价格的大幅下降,我们具备了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即时沟通的客观条件。一方面,软件的交互设计变得越来越成熟、易于上手,让更多的人能够使用。例如,就连我爸这样没有上过学、不认识几个字的人,也能轻松上手使用微信、抖音、快手等应用。另一方面,国民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提供了助力。
④在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后,即时通讯市场相对成熟,为了更贴切地为用户提供服务,企业逐渐从之前的电话沟通(包括面访)转变为社群维护客情。
⑤现今存在多种社群形式,包括QQ群、微信群(包括企业微信)、美团群、抖音群、飞书群、钉钉群等等。
2.【私域】演变
①私域与公域是相对的概念,若要触达公域的用户,可以通过花钱投放(在抖音、微信、微博、小红书、B站等平台投放广告)、自行生产并传播优质内容、进行SEO、ASO、FEED流等方式。然而,这些方式都需要高额成本,并且触达用户的边际成本也相当高。
②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流量的见顶和红利的消失,导致互联网新生流量不足。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需求方参与互联网流量争夺,使得流量成本水涨船高。
③在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改变思维方式,从原先的“一锤子买卖”(购买流量,然后进行成交)转变为长期的客户经营。通过经营更长的用户生命周期,实现多次成交和服务,提高单个用户的LTV(用户生命周期价值)。
④在私域,通过整体、长周期、高效率的用户运营,横向和纵向提升单个用户的客单价,从而提高整体ROI。花一次购买流量的成本,做多次成交的生意,提高流量的利用效率。
发布者:DIA数皆智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act.com/wp/archives/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