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之声(VoC)项目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收集“分数”,而是为了“行动”。但行动的前提是理解。如果不知道客户在“何时”、“何地”、“为何”产生了某种情绪,那么收集到的VoC数据就是一堆“无上下文”的噪音。
客户旅程地图(Customer Journey Map, CJM)正是VoC的“上下文”。它是一张“可视化”的蓝图,描绘了客户与品牌互动的全过程。将VoC数据“注入”CJM,是企业从“聆听”走向“理解”的第一步。
一、 绘制VoC客户旅程地图(CJM)的SOP
绘制CJM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一个“基于证据”的过程,VoC数据就是“证据”。
- 步骤一:确定“画像”(Persona) 旅程地图必须是“特定”的。一个“新用户”的旅程与一个“忠诚老客户”的旅程截然不同。首先,您必须通过数据(如CRM、调研)定义出您要分析的“核心客户画像”。例如:王女士,35岁,新一线城市,首次购买的妈妈用户。
- 步骤二:划分“旅程阶段”(Stages) 将客户的旅程划分为清晰的、连续的阶段。一个典型的零售旅程可能包括:
- 认知(Awareness):意识到需求,看到广告。
- 考虑(Consideration):在小红书、抖音上搜索测评,对比竞品。
- 购买(Purchase):进入电商网站,下单,支付。
- 使用(Use):开箱,首次体验产品。
- 服务(Service):遇到问题,联系客服。
- 忠诚(Loyalty):复购,向朋友推荐。
- 步骤三:罗列“触点”与“行动”(Touchpoints & Actions) 在每个“阶段”下,详细罗列客户会做的“具体行动”和接触到的“触点”。例如,在“考虑”阶段,客户的行动是“搜索测评”,触点就是“小红书KOC笔记”、“B站测评视频”、“知乎问答”。
- 步骤四:注入“VoC数据”(情绪与痛点) 这是将“CJM”变为“VoC-CJM”的关键一步。您需要将“收集”到的VoC数据(如社交聆听、NPS调研、客服日志),“贴”到对应的“触点”上。
- 例如: 在“购买-支付”触点,您发现VoC数据显示,CES(客户费力指数)得分极低,大量客户抱怨“支付流程繁琐”、“不支持XX支付”。
- 操作: 在CJM的这个节点上,画出一条“情绪低谷”的曲线,并标注“核心痛点:支付摩擦”。
二、 什么是“真理时刻”(Moments of Truth, MOT)?
在绘制CJM时,您会发现,并非所有“触点”都是平等的。有些触点“无关痛痒”,而另一些触点则“一锤定音”,直接决定了客户是“爱”上您还是“离开”您。这些“不成则败”的关键节点,就是“真理时刻”(MOT)。
- ZMOT(零真理时刻): 客户“搜索”您时,在小红书或百度上看到的“第一屏”内容。
- 第一MOT: 客户“购买”时,例如“结账流程”是否顺畅。
- 第二MOT: 客户“首次使用”产品时,例如“开箱体验”是否惊艳。
- 服务MOT: 客户“遇到问题”联系客服时,您的“首次回应”是“专业”还是“推诿”。
三、 如何利用VoC数据识别“关键MOT”?
“真理时刻”不是“猜”出来的,而是“算”出来的。
- 方法一:寻找“情绪的峰谷” 在您的VoC-CJM上,那些“情绪曲线”的“最高峰”(如“开箱惊喜”)和“最低谷”(如“客服无人应答”)就是MOT。这些是客户“记忆最深刻”的触点。
- 方法二:分析“根本原因”(RCA) 分析您所有的“NPS贬损者”(0-6分)的“开放式评论”。使用文本分析工具(如DIA数皆智能的VoC平台)进行“主题聚类”,查看“贬损者”提及率最高的主题是什么。
- 洞察: 如果发现60%的“贬损者”都提到了“退货流程太慢”,那么“退货流程”就是您品牌“决定流失”的“第一真理时刻”。
- 方法三:关联“业务指标” 将VoC数据与“业务数据”关联。
- 洞察: 您发现,凡是在“注册流程”中“停留超过3分钟”的客户,其“流失率”高达80%。
- 结论: “注册流程”就是您的“生死MOT”,必须立即优化。
总结: 一张注入了VoC的客户旅程地图,是企业“客户中心化”的“作战蓝图”。它将“客户的情绪”可视化,并帮助您识别出那些“必须打赢”的“真理时刻”(MOT)。您的下一步,就是将“所有资源”优先投入到“修复”那些“情绪最低谷”的MOT上。
发布者:DIA数皆智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act.com/wp/archives/158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