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VoC客户之声的价值并着手引入时,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并非所有项目都能取得预期的成功。有些项目投入巨大,最终却只产出了一些束之高阁的报告;有些项目则在内部推进时阻力重重,最终不了了之。这背后的原因,往往不是VoC解决方案本身有问题,而是在项目的规划和执行过程中,企业不经意间踏入了一些常见的误区。本文将系统地梳理和剖析在实施VoC项目中最为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几大误区,帮助企业在拥抱客户声音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目标模糊或期望过高
在启动VoC客户之声项目时,最常出现的第一个误区就是缺乏一个清晰、具体且可行的业务目标。有些企业仅仅是出于“我们应该更好地聆听客户”这样一个宽泛的想法,或是看到竞争对手在做便仓促上马,但对于项目究竟要解决什么核心问题、达成什么可量化的成果,却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这种目标模糊的状态,会导致项目在后续的执行中完全迷失方向。分析团队不知道应该重点监测哪些内容,业务部门不清楚这些数据对自己有什么实际意义,最终VoC项目很容易变成一个为了分析而分析的数据秀,无法与任何实际的业务改进挂钩。一个成功的VoC项目,在启动之初就应该明确它的使命,例如,是为了将某款核心产品的客户满意度提升若干百分点,还是为了找到并解决导致客户流失的前三大服务问题。只有将目标聚焦于真实的业务痛点,项目才能获得持续的生命力。
与目标模糊相对应的另一个极端,是期望过高、急于求成。部分管理者可能期望VoC系统一上线,就能立刻解决企业所有的问题,甚至神奇地带来销售额的飙升。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会给项目团队带来巨大的压力,并可能导致对项目价值的过早否定。VoC客户之声是一个需要长期耕耘、持续优化的过程,它带来的更多是渐进式的、由内而外的改善,而非一夜之间的颠覆。它的价值体现在通过一次次微小的产品功能优化、一次次服务流程的改进、一次次营销信息的校准中,逐步累积而成。因此,企业在规划VoC项目时,应该设定合理的、分阶段的期望值。在项目初期,可以先选择一到两个最迫切的业务场景作为切入点,做出成效,建立内部的信心。然后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将其应用拓展到更多的领域,稳扎稳打,让客户声音的价值在企业内部慢慢渗透和发酵。
重技术工具而轻视人和流程
许多企业在引入VoC客户之声时,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评估和选择技术平台,认为只要拥有了最先进的软件工具,成功便水到渠成。这构成了项目实施中的第二个重大误区:过分关注技术,而忽视了人和流程这两个更为关键的成功要素。再强大的人工智能分析系统,目前也无法自动地将洞察转化为商业行动。这个转化的过程,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去运营、去解读、去沟通、去推动。这个团队需要懂得业务,能够将客户的语言翻译成业务部门可以理解的行动建议;也需要懂得沟通,能够在不同部门之间穿针引线,协调资源。没有人的持续投入和运营,技术工具本身是无法创造价值的。
与人同样重要的,是支撑VoC项目运作的内部流程。如果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起一套清晰的、从洞察到行动的响应机制,那么分析报告的价值链就会在中途断裂。例如,当VoC系统发现了一个关于产品的重要缺陷并提交给产品部门后,后续的评估、修复决策与跟进等流程都是模糊不清的,那么客户的反馈就很难得到有效的闭环。因此,在引入技术工具的同时,企业必须同步思考并设计相应的内部工作流程。
只注重收集而不规划行动
第三个常见的误区是,项目团队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报告的制作上,陷入了为了收集而收集、为了报告而报告的循环,却没有对“然后怎样”做出充分的规划。一个VoC项目如果最终的产出只是一份份罗列了问题、但没有任何行动建议的报告,那么它对业务的实际帮助微乎其微。客户向企业反馈问题,是期望能够得到解决,如果企业只是听而不做,长期以往反而会损害客户的信任。因此,在VoC项目的每一个分析环节,都应该以驱动行动为最终导向。分析报告不应仅仅是展示数据,更重要的是要基于数据提炼出具体的、可执行的改进建议,并明确指出这些建议可能带来的业务影响。
为了避免陷入只听不做的困境,企业需要从项目设计之初就将行动规划和资源匹配考虑在内。这意味着VoC项目不能仅仅是市场部或某个独立研究部门的事情,而必须与相关的业务执行部门进行深度绑定。在分析客户反馈时,最好能邀请产品、服务等部门的同事共同参与,让他们从一开始就介入到问题的解读和解决方案的构思中来。这种共创的方式,能够确保最终提出的改进建议是切实可行的,并且能够得到执行部门的认可。同时,企业也应该为VoC驱动的改进项目预留一定的资源。如果分析报告指出了某个服务流程亟待优化,但相关的部门却因为没有预算或人力而无法采取行动,那么再好的洞察也会失去意义。确保洞察能够匹配到相应的行动资源,是打通VoC价值闭环的最后一公里。
洞察成果在内部分享不足
最后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误区,是VoC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和价值,没能在企业内部得到充分的沟通和分享。VoC团队通过努力,可能帮助产品部门发现了一个关键的创新点,或是帮助服务部门将客户投诉率降低了,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成功。但如果这些成功故事仅仅停留在少数项目参与者的范围内,而没有被更广泛的员工所知晓,那么VoC项目的影响力就将大打折扣。缺乏内部的成功宣传,会导致其他部门的同事对VoC项目认知不足,不理解它能为自己的工作带来什么帮助,从而也缺乏参与和协作的动力。久而久之,VoC项目可能会被边缘化,难以获得持续的支持和资源投入。
因此,VoC项目的运营者必须扮演好内部“布道者”的角色,主动地、持续地将项目的进展和成果在公司内部进行展示和传播。这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进行,例如,定期的内部邮件分享VoC洞察的精彩摘要,举办跨部门的案例分享会,邀请业务部门的同事来讲述他们是如何应用客户声音改进工作的,或者将VoC驱动的成功改进案例纳入到公司的表彰体系中。当越来越多的员工看到客户的声音是如何实实在在地帮助公司变得更好,看到同事们因此而获得了成功和认可,他们就会从内心深处认同VoC的价值。这种广泛的内部认同,是培育以客户为中心企业文化的基石,也是确保VoC项目能够长期、健康地发展下去,并不断深化其应用广度和深度的重要保障。
发布者:DIA数皆智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act.com/wp/archives/14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