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企业常常会精心打造每一个与客户互动的渠道,比如设计精美的官方网站、功能丰富的手机应用、体验良好的线下门店以及活跃的社交媒体账号。然而,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企业习惯于用“渠道”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业务,但客户在体验时,眼中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渠道之分。对他们而言,从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则广告,到点击进入网站浏览,再到前往线下门店亲身体验,这本应是一次连贯、顺畅的旅程。遗憾的是,由于企业内部各渠道常常由不同团队独立运营,导致客户的这段旅程,常常在渠道切换的节点上,发生意想不到的“断裂”。客户之声(VoC)解决方案的核心任务之一,正是要帮助企业打破内部的渠道壁垒,用客户的视角来审视完整的体验,找到并修复这些断点,将一次次断裂的接触,重新串联成一段完整的、无缝的旅程。
客户眼中不存在的“渠道”
一个计划购买汽车的消费者,他的行为路径可能是高度混合且复杂的。他可能在下班路上通过手机应用初步筛选车型,回家后在电脑上使用官网的配置器定制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功能,周末前往线下的实体店进行试驾,最终在用车过程中,又需要与售后服务中心的线上系统打交道。对于这位消费者来说,他始终在与同一个汽车品牌进行互动,他理所当然地期望,无论是在哪个环节、哪个触点,他所获得的信息、享受的优惠和得到的服务都应该是一致和连贯的。他不会去思考哪个环节属于市场部管理,哪个环节又属于销售或服务部门的职责范围。
然而,在企业的内部,现实情况却常常与客户的期望背道而驰。网站运营团队,关注的是页面的浏览量和停留时间;门店销售团队,考核的是试驾数量和成交率;售后服务团队,则聚焦于电话接通率和问题关闭时间。每一个团队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追求卓越,但由于彼此之间的信息系统不互通、考核目标不一致,导致了客户信息的割裂和体验的断层。客户在线上咨询得到的价格承诺,在线下门店可能不被承认;客户在手机应用上看到的库存信息,到了实体店却发现早已过时。这种由企业内部的组织壁垒,所造成的外部客户体验的断裂,是当前许多品牌面临的共同挑战。
发现旅程中被忽略的断裂点
这些发生在渠道转换之间的“断裂点”,是客户体验中最隐蔽、也最致命的伤害来源。因为每一个独立的渠道管理团队,都可能认为自己份内的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他们往往看不到,问题恰恰出在自己与下一个环节的交接之处。客户之声解决方案,为此提供了一个能够俯瞰整段旅程的“高空摄像头”。它通过全面地收集和分析来自所有渠道的用户反馈,能够精准地识别出那些与“跨渠道体验”相关的抱怨和不满。
系统能够清晰地洞察到这样的模式:有大量的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抱怨,他们在品牌的官方网站上精心挑选并收藏了一组心仪的商品,但当他们来到线下门店,希望店员能够帮助他们快速找到这些商品时,店员却因为无法访问用户的线上账户而一无所知,导致用户不得不重新开始寻找。又或者,系统能发现,许多用户反映,他们在品牌的线上旗舰店办理了退货申请,但当他们把商品拿到就近的门店希望完成退货时,却被告知线上和线下的退货系统不相通,无法处理。这些被明确识别出来的、反复出现的跨渠道服务断点,为企业指明了最迫切需要进行流程改造和系统打通的方向。
确保品牌承诺在各处都兑现
一个强大的品牌,其价值在于它能够向消费者传递一个清晰、一致的承诺,例如“极致便利”、“尊贵服务”或“可靠品质”。然而,这个品牌承诺能否真正落地,关键在于它是否能够在每一个与客户接触的细微环节上,都得到不折不扣的兑现。如果一个品牌在大力宣传其“数字化便捷体验”的同时,其线下门店的支付流程却依然繁琐落后,那么这种不一致性,就会严重削弱品牌的公信力。客户之声解决方案,就如同一位公正的“品牌承诺检验员”,持续地衡量着企业在所有渠道上的表现是否名副其实。
通过对不同渠道的用户反馈进行语义分析,系统可以评估出,用户在提及官网、手机应用、实体门店和客服中心时,所使用的正面和负面描述词,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它可能会发现,用户在描述品牌的线上体验时,更多地会用到“高效”、“现代”等词语,但在描述其线下服务时,“等待”、“混乱”等词语的出现频率却异常地高。这种数据驱动的对比分析,让企业能够客观地看到自身品牌体验的一致性水平,并精准地定位到那些正在拖累整体品牌形象的薄弱渠道,从而可以针对性地进行资源投入、员工培训或流程优化,确保品牌的每一次亮相,都名副其实。
将体验的“接力赛”变为“协奏曲”
当客户的体验旅程被不同的渠道和部门所割裂时,整个过程就像一场笨拙的“接力赛”,每一棒的交接都充满了风险,随时可能因为配合失误而掉棒。一个真正卓越的客户体验,应该更像一场和谐的“协奏曲”,不同的乐器(渠道)在统一的指挥下,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共同为听众(客户)呈现一段流畅、优美的乐章。客户之声所洞察到的每一个断点和不一致之处,都是乐谱中不和谐的音符,而优化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地修正这些音符,让整首乐曲变得更加悦耳。
基于客户声音的指引,企业可以开始进行系统性的流程再造。例如,打通线上和线下的会员信息系统,让用户无论身处何处,都能被品牌所识别,并享受到一致的服务和权益。或者,建立一个统一的客户问题处理中心,确保用户无论从哪个渠道发起求助,其问题都能被同一个团队跟进到底,而不会在不同部门之间被反复推诿。通过这样持续不断的、以消除跨渠道障碍为目标的优化,企业就能够逐步地将原本断裂的、充满摩擦的客户旅程,打磨成一段高度一体化的、无缝衔接的顺畅体验,从而在根本上,赢得客户发自内心的认可与忠诚。
发布者:DIA数皆智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act.com/wp/archives/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