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款全新产品面对市场时,传统的冷启动策略,往往是尽可能地展示其完美的一面,并试图掩盖其初期的不足。然而,在信息高度透明的今天,任何微小的瑕疵都可能被放大,引发信任危机。一种截然不同的冷启动思路,是反其道而行之,不再将“上市”视为一个终点,而是将其定义为一场“开放式共创”的起点。这种运作逻辑的核心,并非是急于向市场证明“我们是完美的”,而是邀请一批核心的KOC(关键意见消费者),公开地、真实地参与到产品初期的迭代优化过程中,并将这个“与用户共创,让产品变好”的过程,作为冷启动阶段最核心的口碑故事来进行传播。
“先锋测试团”的组建:筛选具备批判性思维的KOC
开放式迭代的起点,是组建一个高水准的“先锋测试团”。这个团队的成员筛选,其标准与常规的KOC运营有所不同。品牌方此时需要的,不仅仅是对品牌充满热情的“拥护者”,更是那些具备敏锐洞察力、乐于钻研、并敢于直言不讳地提出批评意见的“诤友”。这些用户,可能是在过往的社群中,频繁提出过高质量建议的技术专家,也可能是那些总是能发现产品隐藏缺陷的“细节控”。
品牌方需要采用邀请制,向这些被识别出的用户,发出参与新品“先锋测试”的邀约。邀约中需坦诚地沟通,此次合作的目的,并非是让他们进行宣传,而是希望借助他们挑剔的眼光,来帮助产品在上市初期,快速地发现问题、变得更好。这种开诚布公的姿态,以及对他们批判性思维的尊重,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赋予了重大的责任和信任。通过精心的筛选,确保这个“先锋测试团”的成员,都具备发现问题和清晰表达问题的能力,是整个迭代式启动成功的基础。
“公开问题清单”的建立:将反馈透明化
在“先锋测试团”组建完毕并拿到产品后,运营方需要为他们搭建一个完全公开、透明的反馈渠道。这个渠道,可以是在品牌APP社群内的一个专属板块,被称为“公开问题清单”或“优化建议墙”。“先锋测试团”的每一位成员,都可以随时在这个板块,以帖子的形式,提交自己在使用中发现的任何产品缺陷、软件漏洞或优化建议。其核心运作机制在于,所有用户,包括非测试团成员的普通用户,都可以看到这些被提交的问题。
品牌方不会对这些公开的批评进行任何隐藏或删除,反而是主动地去维护这个清单的秩序。运营人员会对每一个新提交的问题,进行编号和状态标记,例如“已收到”、“正在核实”、“已转交研发团队”、“已排入下个版本修复计划”等。这种将产品初期的不完美,完全透明化、公开化地展示在所有用户面前的做法,看似大胆,实则是一种极度自信的表现。它向外界传递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这个品牌有勇气直面自身的问题,并且有决心去解决它们。
“敏捷响应”的展示:用行动回应KOC的每一次发声
“公开问题清单”的建立,只是完成了透明化的第一步。真正能够赢得用户信赖的,是品牌方对于这些公开问题的“敏捷响应”。这意味着,品牌的研发、产品和客服团队,需要深度参与到这个公开的反馈流程中,用实际行动,来回应KOC的每一次发声。当一位先锋KOC反馈了一个关于车机系统卡顿的问题后,几个小时内,一位认证为“品牌工程师”的官方账号,就出现在该帖子下进行回复,内容可能是:“感谢您的详细反馈,我们内部已经成功复现了您描述的问题,初步判断是内存调用机制所致,我们将立即着手进行优化。”
这种来自专业人员的、直接的、快速的响应,其安抚和建立信任的效果,远超任何官方的公关说辞。当用户看到自己的一个建议,能够迅速得到专业团队的跟进,并被纳入到解决流程中时,他们会产生巨大的被尊重感和参与感。而对于围观的普通用户而言,他们所看到的,是一个高效、真诚、负责任的企业形象。这个“发现问题-公开反馈-快速响应”的敏捷互动过程,本身就构成了一场极具说服力的、不间断的品牌直播。
“版本日记”的传播:将迭代过程包装为品牌故事
在冷启动阶段,当产品通过“先锋测试团”的反馈,完成了一次或数次软件更新或硬件优化后,运营方需要将这个“共同成长”的过程,包装成一个动人的品牌故事,并向更广泛的市场进行传播。为此,可以创立一个名为“产品进化日记”或“版本更新背后的故事”的官方内容栏目。这个栏目会定期地、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回顾近期的产品优化历程。
例如,最新一期的“进化日记”内容可以是:“在过去的两周里,根据先锋测试团成员‘张三’和‘李四’的建议,我们修复了倒车影像延迟的BUG,并增加了大家呼声很高的锁车自动升窗功能。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改变是如何实现的……”。日记中,会明确地感谢提出建议的KOC,甚至可以附上他们当时反馈问题的原始截图。这个栏目,将枯燥的版本更新日志,转化为了一个品牌与用户携手共创、让产品日趋完美的鲜活故事。这个故事,成为了冷启动阶段最核心的营销素材,它所吸引来的,将不再是普通的功能消费者,而是一群真正认同品牌价值观、愿意与品牌共同成长的忠实伙伴。
发布者:DIA数皆智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act.com/wp/archives/10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