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品牌与用户的合作实践中,双方的关系往往随着一次内容任务的结束而迅速冷却,回归到陌生状态。这种“一次一议”的合作模式,虽然能解决眼前的传播需求,却忽略了那些经过验证的、优秀的合作用户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一种更具远见的运作方式,是将这些分散的合作者,看作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资源池”。通过持续的、有温度的维护,将他们从临时的任务执行者,逐步培育为品牌的长期伙伴与口碑同盟。
关系的建立:从合作者到“在线”的朋友
一次成功的任务合作,是建立长期关系的绝佳起点,而非终点。当内容发布、款项结清后,常规的做法是双方的沟通戛然而止,等待下一次需求的出现。然而,培育思维的起点,恰恰是在这个正式合作结束的节点。品牌方的角色,需要从一个严谨的任务管理者,悄然转变为一个友善的关系维护者。这个转变,并不需要复杂的动作,而是体现在一些细微而真诚的互动之中。
这种互动并非指向任何商业目的,它纯粹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维系。如果在之前的沟通中,了解到用户家里的孩子即将生日,那么届时送上一句简单的祝福;在节假日时,发去一张精心设计的问候卡片;或是在浏览社交媒体时,对用户发布的与合作无关的、纯粹的生活分享,给予一个真诚的点赞或评论。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都在向用户传递一个信息:我们关注的是你这个人,而不仅仅是你作为内容创作者的价值。
这些非功利性的、人性化的接触,会逐步融化商业合作带来的那层冰冷的隔阂。用户会感觉到,品牌的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朋友。这种情感上的亲近感,是金钱无法直接购买的。当用户不再将品牌仅仅视为一个任务的发布方,而是看作一个在网络上保持着友好联系的朋友时,一种超越普通商业合作的信任关系便开始生根发芽,为后续更深度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信息的流动:保持KOC群体的“水温”
将一群曾经合作过的优秀用户汇集起来,如果只是静置在那里,这个群体的活力和凝聚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散。就像一池水,需要有持续的流动才能保持其新鲜与活力。为了维持这个用户资源池的“水温”,品牌需要建立一个非正式的、低压力的沟通渠道。这个渠道的目的不是分派任务,而是保持一种持续、有趣的信息流动,让大家感觉彼此一直“在线”。
这个渠道可以是一个专属的线上聊天群。在群里,沟通的内容是轻松的、非强制性的。品牌方可以定期分享一些行业内的趣闻、品牌即将举办的一些公开活动预告,或是关于产品的一些有趣但非核心的知识。有时,甚至可以发起一些与产品无关、但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讨论,比如最近热门的电影或是节假日的旅行计划。这里的氛围,更像是一个兴趣俱乐部,而非一个工作群。
通过这种持续的、低频但有价值的信息分享,品牌能够让这群核心用户始终感觉到自己是“圈内人”。他们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品牌的动态,感受到品牌的脉搏。这种归属感,会让他们对品牌的认同感不断加深。同时,用户之间的相互交流,也能在这个群组里发酵,形成一个小小的社群。当品牌下一次真的有合作需求时,它所面对的,将不再是一群需要重新“破冰”的陌生人,而是一群时刻保持着链接、对品牌有着充分了解和情感的“预热”伙伴。
价值的再供给:为长期伙伴提供专属养分
一段长期关系需要持续的“养分”来灌溉,品牌与核心用户的关系也不例外。在两次付费的任务合作之间,如果品牌能够提供一些金钱之外的、具有专属感的价值,将极大地提升这段关系的稳固性。这种“养分”的核心,在于让用户感受到自己受到了特殊的对待和尊重,进一步强化他们作为品牌核心伙伴的身份认同。
这种专属价值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当品牌即将推出一款新产品时,可以邀请这部分核心用户参与一个内部的线上品鉴会,提前一睹产品真容,并听取他们的真实意见。这个过程不要求他们必须产出内容,其目的纯粹是“听取朋友的建议”。或者,在用户的生日、合作纪念日等特殊节点,寄上一份带有品牌特色但并不贵重的礼物。这些举动都在传递一个信号:你在我们心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这些非商业化的价值供给,让用户感受到自己不仅仅是品牌的传播工具,更是品牌发展过程中被信赖、被倚重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这种被重视的感觉,是任何单次合作的报酬都无法替代的。它满足了用户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如被尊重感和归属感。当用户从品牌方持续获得这种独特的“养分”后,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和好感度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其支持品牌的意愿,也会从单纯的商业契约,升华为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驱动。
信任的激活:在需要时获得即时响应
对用户资源池进行长期培育和投入,其最终的价值会在品牌面临突发需求时,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市场瞬息万变,品牌有时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比如需要快速验证一个新创意的市场接受度,或是针对某个行业热点迅速组织一波用户层面的讨论和发声。在这些时刻,时间就是一切,传统的合作模式往往远水解不了近渴。
此时,一个维护良好的用户资源池,便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由于长期的信任关系和持续的沟通,品牌方不再需要经过复杂的流程。也许只是在专属的沟通群里发出一个请求:“各位伙伴,我们现在有一个紧急的想法,想听听大家的真实看法”,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众多用户的积极响应和高质量的反馈。他们愿意伸出援手,因为他们是在帮助一个自己信赖和认可的“朋友”。
这种即时响应的能力,是那些“用时才找”的合作模式完全无法比拟的。它为品牌带来了巨大的灵活性和市场反应速度。更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刻得到的这些声音,其真实性和可靠性远非临时招募的合作者可比。这群长期伙伴因为对品牌有深入的了解和真挚的情感,他们提出的建议往往更具洞察力,也更愿意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智慧。这种在需要时能够一呼百应的信任关系,正是品牌通过长期培育思维,为自己积累下的最宝贵、最可靠的口碑资产。
发布者:DIA数皆智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act.com/wp/archives/10212